世界防灾减灾日是哪天?相信这个问题是许多玩家想要了解的,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相关知识,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一起来看看吧!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什么时候
1、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2、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小编还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可能对您也有帮助: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每年的10月13日。这一天旨在提高人们对于自然灾害风险的认识,并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减灾行动。通过宣传教育、灾害预防和应对措施的推广,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的目标是减少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提高社区和国家的抵御能力。这个重要的国际纪念日呼吁政府、非政府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合作应对自然灾害带来的挑战,为建设更加安全和抗灾能力强的社会作出贡献。"国际减灾日"指的是哪一天国际减灾日一般指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为共同应对自然灾害的挑战,唤起人们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1987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从1990年开始的20世纪最后十年定为“国际减灾十年”。
1989年12月,联大通过决议,将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定为国际减灾日。“减灾十年”结束后,联合国大会决定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开展防灾减灾运动。
10月13日为国际减灾日,意在提高人们在防灾减灾中如何采取行动的意识,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带来的风险。
扩展资料:
根据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发布的《世界灾害报告2014》,2013年全球共发生逾300起自然灾害,造成2万多人丧生,约1亿人受影响,经济损失达1186亿美元。联合国网站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1930万人因各类自然灾害背井离乡,而许多自然灾害受气候变化影响还在加剧。
每年的国际减灾日的主题不同,是在突出应对灾害风险时当地民众世代积累的许多防灾减灾的知识、经验和做法的重要作用。例如,在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就地取材按照传统样式建造的飓风庇护所可以在风暴中挽救许多生命;而在非洲的喀麦隆,人们在播种前先浸泡玉米和豆类的种子来抵御干旱。
这些民间传统的防灾减灾知识是对现代科学的补充。因此,在防治灾害的过程中,应将传统知识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采取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防灾减灾措施,进一步提升受灾地民众的抗灾能力,从而保护生命财产安全。
百度百科-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
人民网-背景资料:国际减灾日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哪天导读:自然灾害是有发生,我们不可避免,能做的事情就是在自然灾害发生的时候尽量避免,也做好相应防护措施,让伤害降到最低。那么,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哪天呢?想知道就来瞧瞧我的介绍吧。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2022年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10月13日,星期四,农历九月十八。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自然灾害有哪些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个共同主题。自然灾害的内容主要有:地震、火山爆发、海啸、龙卷风、泥石流、沙漠化、干旱、洪涝、环境污染和破坏、大气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水污染、固体废物、地面沉降、生物多样性变化、赤潮、水土流失等。遇到洪水如何减少灾害1.如果预知洪水即将到来,且不是很严重,无需逃离,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最好用装满沙子、泥土和碎石的沙袋堵住大门下面的所有空隙。如预料洪水还要上涨,窗台外也要堆上沙袋。2.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如洪水持续时间较长,应注意在自己暂时栖身的地方储备一些食物、保暖衣物和烧水用具。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3.如水灾严重,所在之处已不安全,应考虑自制木筏逃生。床板、门板、箱子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划桨也必不可少。也可考虑使用一些废弃轮胎的内胎制成简易救生圈。逃生前要多收集些食物、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颜色鲜艳的旗帜或床单等)。4.洪水到来时,不要惊慌,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选择的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并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5.离开房屋逃生前,多吃些高热量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点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注意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如时间允许,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或用毛毯卷好藏在柜子里。出门时关好房门,以免家产随水漂走。6.如洪水来势很猛,就近无高地、楼房可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木板等。必要时爬上高树也可暂避。切记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7.如洪水没有漫过头顶,且周边树木比较密集,可考虑用绳子逃生。找一根比较结实且足够长的绳子(也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替代),先把绳子的一端拴在屋内较牢固的地方,然后牵着绳子走向最近的一棵树,把绳子在树上绕若干圈后再走向下一棵树,如此重复,逐渐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国际减灾日"指的是哪一天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通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通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1989年12月,第44届联大透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
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防震减灾日是哪一天?全国防震减灾宣传日是哪一天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引。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著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携手,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国家设立“防灾减灾日”目的是有利于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全国防灾减灾日:每年的5月12日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引。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构图元素。其中,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著美好、未来和希望;伞是人们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我国,在四川汶川地震之后,确定每年的5月12日为“防灾减灾日”。目的是,通过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最后达到防灾减灾的效果。我国地大人口多,每年都有这样那样的灾害,给人民群众造员和财产的损失。开展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可以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意义重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制哪一天实行1997年12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1998年3月1日起施行2008年12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我国的防灾减灾日是什么时候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国际减灾日是哪一天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今年赶在10月12日。决定设立的全国防灾减灾日是什么时候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灾日》什么时候开始在设立“国际减灾日”的同时,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设立本国的防灾减灾主题日,有针对性地推进本国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如日本将每年的9月1日定为“防灾日”,8月30日到9月5日定为“防灾周”;韩国***自1994年起将每年的5月25日定为“防灾日”;印度洋海啸以后,泰国和马来西亚将每年的12月26日确定为“国家防灾日”;2005年10月8日,巴基斯坦发生7.6级地震后,巴基斯坦***将每年10月8日定为“地震纪念日”等。新修订的于2009年什么时候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12月27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公布,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2015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主题是什么导读:大家知道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吗?1989年12月,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经社理事会关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报告,决定从1990年至1999年开展“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规定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为“国际减少自然灾害日”那么,2015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主题是什么?请随我一起看看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吧。
自然灾害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的由来
国际减灾十年是由原美国科学院院长弗兰克·普雷斯博士于1984年7月在第八届世界地震工程会议上提出的。此后这一计划得到了联合国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联合国分别在1987年12月11日透过的第42届联大169号决议、1988年12月20日透过的第43届联大203号决议,以及经济及社会理事会1989年的99号决议中,都对开展国际减灾十年的活动作了具体安排。
2015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1990年10月10日是第一个“国际减灾十年”日,联大还确认了“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的国际行动纲领。2001年联大决定继续在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纪念国际减灾日,并借此在全球倡导减少自然灾害的文化,包括灾害防止、减轻和备战。
从万年历日历可以很清楚的看到,2015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公历10月14日,星期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的意义与影响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活动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减轻发展中国家的自然灾害,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将个别国家遭遇到自然灾害所获得的防灾知识和技术推广到全世界,如飓风、海啸、洪灾、雪灾、火山爆发、地震、山崩、滑坡、泥石流、地陷等自然灾害的预警、减灾、防灾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等;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研讨会,围绕特定的自然灾害及其预警系统和减轻灾害的具体措施等展开讨论,提出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手段;建立新的研究课题,如海啸发生的地质、地球物理研究及如何建立预警系统等。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主题
2003年:面对灾害,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
2004年:减轻未来灾害,核心是如何“学习”
2005年:利用小额信贷和安全网络,提高抗灾能力
2006年:减灾始于学校
2007年:防灾、教育和青年
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每年10月13日。
在1989年年底举行的第44届联合国大会上,经社理事会通过了“国际减灾十年的决议案”和“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宣布“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活动于1990年1月1日开始,指定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三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每年以适合减灾_{‘年的目标和目的的方式予以纪念。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结束后仍继续开展“国际减灾日”活动。
确立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日,其目的都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在国际减灾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中国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全国防灾减灾日是我国为在灾难中过世的人们追思,为增强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而设立的,市综合行政执法局每年都会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大家重视起自然灾害,提高自己应对灾害的能力。那么,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是哪一天?它的由来又是什么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全国防灾减灾日2020年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日期:2020年5月12日,星期二,庚子年(鼠年)四月二十。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经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设立全国防灾减灾日的意义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世界环境的纪念日有哪些2月2日国际湿地日(WorldWetlandsDay)3月21日世界森林日(WorldForestDay)3月22日世界水日(WorldWaterDay)3月23日世界气象日(WorldMeteorologicalDay)4月7日世界卫生日(WorldHealthDay)4月22日地球日(EarthDay)0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31日世界无烟日(WorldNo-TobaccoDay)6月5日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EnvironmentDay)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WorldDaytocombatdesertification)7月11日世界人口日(WorldPopulationDay)9月14日世界地球清洁日(CleanUptheWorldWeekend)9月16日国际保护臭氧层日(InternationalOzoneLayerProtectionDay)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AnimalDay)10月6日世界粮食日(WorldFoodDay,缩写为WFD)10月份第二个星期三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InternationalDayforNaturalDisasterRection)10月31日世界勤俭日减灾日是几月几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
2009年,带歼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
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设立宗旨
确立国际减灾液芹十年和国际减灾日,其目的都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汪芹轻各种灾害的影响。在国际减灾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的目的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毕绝、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手埋姿。
国际减灾日是几月几日星期几1、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2、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国际减灾日"指的是哪一天
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就是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是由联合国大会1989年定于每年十月的第二个星期三。200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改为每年10月13日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简称“国际减灾日”。
自然灾害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的生存。联合国于1987年12月11日确定20世纪90年代为“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IDNDR)。所谓“减轻自然灾害”,一般是指减轻由潜在的自然灾害可能造成对社会及环境影响的程度,即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使公众的社会和经济结构在灾害中受到的破坏得以减轻到最低程度。
确立国际减灾十年和国际减灾日,其目的都是唤起国际社会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敦促各地区和各国政府把减轻自然灾害作为工作计划的一部分、推动国家和国际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以减轻各种灾害的影响。在国际减灾十年间,国际社会在减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行动的目的是:通过一致的国际行动,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减轻由地震、风灾、海啸、水灾、土崩、火山爆发、森林大火、蚱蜢和蝗虫、旱灾和沙漠化以及其他自然灾害所造成的人命财产损失和社会经济的失调。
防灾减灾日是哪一天
防灾减灾日是每年的5月12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经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定于每年的5月12日。设立“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
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
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全国防灾减灾日